手指在屏幕上下滑动,勾选出数十张照片,确保照片中的人物没有“缺胳膊少腿”,没有遗漏任何一个孩子,再写个四五十字的说明,上传,一条“班级圈”发布。
在当今的幼教领域,形式主义之风正悄然蔓延,给幼教老师和家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幼教,是幼儿园的老师,是孩子学前教育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除父母以外,幼师往往是最信任的、最贴心的。然而,这位杨老师的处境,正是当下幼师发展困境的一个缩影,看起来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孩子朝夕相处,然而却疲于应付,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与真正的教学和关注孩子成长关系不大的事务上,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认真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无法给予孩子们应有的关注,难以真正走入学生心里。这种形式主义的工作模式,看上去老师们工作量饱和,但却身心俱疲,也难以真正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幼儿园频繁的主题活动,看似丰富多彩,实则很多只是为了热闹而热闹,为了留影而忙活,缺乏真正的内涵和教育意义。每次活动,不仅幼师们需要忙前忙后,在家校共育的氛围下,家长们也逃不脱。视频作业、画画作业、黏土作业,成了不少家长下班后的“加餐”。对于不擅长做手工作业的家长来说,跟着视频现学是常态。不少作业不仅毫无价值,简直是负担。营造更加友好的儿童成长环境可以理解,但这个目标任务不应该是以作业的形式给家长加压,变相压榨家长。
从本质上说,幼儿园是育儿的地方,围绕如何教育孩子们成长成才才是关键。如果只知道折腾幼师,只知道动员家长,而忽视了对孩子心智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投入,看上去哪怕花样再多,环创做得再好,这样的育儿效果恐怕要打折扣。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站在儿童的视角看问题,才能更好得到儿童认同。儿童的视角是纯真而独特的。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以一种未经雕琢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一切。从一朵花的绽放,到一只蚂蚁的爬行,都能激发他们无尽的探索欲望。当以儿童的视角去看待这些事物时,会发现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育儿过程中,可以从孩子的好奇心中汲取力量,鼓励他们去探索未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站在儿童的立场,意味着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孩子虽然年幼,但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情感、想法和意愿。不能仅仅把他们看作是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而应该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以儿童视角育儿,能够建立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当努力去理解孩子的世界时,孩子会感受到关爱和尊重,从而更加信任。这种信任是良好关系的基石,能够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加愿意与外界沟通交流,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育儿是一项需要脚踏实地、用心去做的工作。在幼儿园教育中,老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研究和与孩子的互动上,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环境创设等工作也应该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让孩子能够参与其中,而不是仅仅为了追求美观和应付检查。只有真正理解孩子、关爱孩子,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加适宜的环境和支持,这样的辛苦才是值得的。